第三十九章 抉擇
關燈
小
中
大
對於新帝身邊的人, 以及朝野上下的官員而言,新帝愛憎與喜惡都直接關系到他們的身家性命,與他們家族的興衰榮辱息息相關,當然會讓他們極其重視。
在京都與朝野之外, 普通百姓的生活好壞, 則是與朝廷下發的政令, 以及地方官員的人品能力直接相聯系。
不管是玄隱先生的,還是陳鳳琪與李成鋒的榮譽稱號,雖然不能給他們帶去什麽權勢與利益, 卻能讓他們在這高臺縣這個小地方上,活得十分瀟灑自在有尊嚴。
隨著時間推移,書院的先生們不僅被陸續恢覆身份與名譽,還相繼被的朝廷重新啟用,有的先生因壯志未酬, 在與玄隱先生深談過後,選擇重回朝堂。
有的先生因為經歷過那些變故, 徹底看透功名利??, 更享受如今的生活,不願再涉足那個名利場, 選擇繼續留在南江書院當先生。
對他們而言, 能有機會恢覆昔日的身份與名譽,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人前以南江書院先生自居,已經再無遺憾。
有玄隱先生這塊金字招牌在,南江書院雖然相繼離開十來位先生, 也被及時補足空缺,雖然後來者大多都沒有進士功名,卻能保證個個都有真材實學。
陳鳳琪知道書院裏發生的這些事, 卻從沒有幹涉過,離開的先生來向她辭行,她也都是以禮相待,奉上程敬,感謝他們為南江書院做出的貢獻得同時,表明南江書院的大門將會永遠為他們敞開,真正做到好聚好散。
對於書院裏發生的各種變化,都在書院中工作的許君程夫妻當然清楚,雖然許君延的恩師袁家還沒有被正式平反,但是像他這樣,因是袁家門下,就被牽連的人,已經被正名,可以被官覆原職,重新錄用。
雖然新帝為彰顯仁慈,也為盡快穩定局勢,並沒有對朝堂上的眾臣大刀闊斧的進行整頓。
但是被查出確鑿的證據,證明他們確實參與過四王叛亂,是四王忠實擁護者的官員數量不少,京中空中的職位也多。
若在這時選擇重返朝堂,可以說是將來大有可為,所以對於南江書院的每一位先生而言,這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。
“夫君想好了嗎?”
許夫人問出這個問題時,心情十分覆雜,在南江書院的兩年,是她這輩子除年少天真的少女時期外,過得最充實,也最開心的時光。
她現在已經是書院帳房中的二管事,每天的工作並不輕松,卻讓她樂在其中,十分享受這種不僅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賺錢,還受人尊敬的生活。
這種尊敬,與她過去身為官員夫人時,受到的尊敬不同,在這李家莊,大家都知道她是書院中的白管事,而不是許君延的夫人。
書院裏的師生與工作人員敬她,也不是因為她是書院中某位先生的太太,而是因為她是掌著書院財務支出的管事。
京中雖然繁華,官員家眷的生活,固然挺安逸,可是比起她現在所享有的生活,她已不再懷念京中的一切。
可是出嫁從夫的觀念,早就深植於她的觀念中,不管她心中怎麽想,離開與留下的決定,還是要交由她的丈夫決定。
成親一二十年,許君延對自己的妻子還是比較了解的,看她那明明十分在意他的答案,卻故作無所謂的態度,讓他不禁失笑。
“想好了,我決定留下,反正就算留在這裏,穩兒他們依舊可以享有最好的教育,將來他們若是進入仕途,也有那些叔伯照料,不會耽誤他們的前程。”
雖然離開的那些人,只在南江書院中生活了一兩年的時間,可是大家同為天涯淪落人,說是一見如故也不為過,短短時間內,就能結交下深厚的友情,對書院的感情也很深。
聽到這話,許夫人先是一喜,接著又忍不住有些擔憂,怕對方是因顧慮到她,才會做出這個決定。
“可是,你現在還不滿四十歲,就這麽放棄仕途,會不會太可惜了一些?”
畢竟丈夫寒窗苦讀近二十載,才成功考取進士,並步入仕途。
對於這個問題,許君延已經認真考慮過。
“沒有什麽好可惜的,我很喜歡過這種可以教書育人的生活,家裏衣食無憂,與同事也都相處得十分和睦,沒有什麽爭執,也不用勾心鬥角。”
“東家不是說了,等到將來我們到了退休養老的年齡,還可以領取退休月錢,病了由書院出錢治,死後還會由書院出喪葬費,生老病死都有人負責,多好。”
許夫人自己就是書院帳房的管事,當然知道這些都是書院已經明文制定的規則。
“是啊,世人常說養兒為防老,我在此前從未想過,僅靠著一份工作,就能過上這種沒有任何後顧之憂,老有所依的生活。”
甚至連兒女將來孝不孝順,都變得不那麽重要了,因為心裏踏實。
此時的許君延不會知道的是,他此刻還在想著,等到他的孩子將來若能進入仕途,可以請那些已經選擇離開書院,重回仕途的前同事們幫忙照看。
然而在不久之後的將來,隨著南江書院一躍成為安國最令人矚目與向往的書院,入學名額也變得極為珍貴,競爭極大。
像許君延這種被書院授予高級教授職稱的先生,每人每年擁有兩個十分珍貴的推薦名額,反倒成為被人爭相求著討好的對象。
這讓許君延過得遠比他當官時更加受人尊敬,卻又不用疲於應酬那些人際往來,身心舒暢的同時,還能享受育人成材的成就感。
隨著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自南江書院畢業後,在各行各業中,陸續取得各種令人驚艷的成就,還能享受到那些學生們的孝敬與愛戴,日子過得無比逍遙自在。
而南江書院繼那場紅薯采收大會首次揚名之後,再次名揚安國的契機,在於南江書院的首批,近二百名的學生正式畢業後,竟然被朝廷直接征調。
最優秀的十幾個,選入六部,剩下的一百多人,也都各有歸處,分別被派入各級地方府衙。
雖然那些學生最多只是個童生,並沒有正經的功名在身,最多也就是被安排些九品不入流的低等職位,或者只是胥吏。
可是這番史無前例之舉,所透露出的一些信號,卻讓許多人都暗自感到心驚,因為那些職位過去都是某些中低級官員的自留地,朝廷根本無暇顧及,看著不起眼,其實牽扯重大。
有人認為,這可能是康平帝為報答玄隱先生與南江書院當年曾幫過他的義舉,有意擡舉南江書院與南江書院出身的那些資質平庸,與科舉仕途無緣的畢業生。
康平帝卻認為,邵雲博之所以會建議他頒這個旨意,既是為了幫他對外彰顯自己知恩圖報的形象,也因對方存有一定的私心,有意照拂對方在南江書院當院長時招收的那批學生。
就算對方存有私心,康平帝也毫不介意,畢竟這次的操作又是對方一貫的作風,建議是對方出的,那批學生的歸去,也是由對方安排的,此舉所產生的功勞與讚譽,卻都被他占去。
那些真正寒門出身的學生,也只會感念他這個聖上的仁德,邵雲博固然做了招攬人心的舉動,好處卻是半點不落。
抽空與邵雲博對弈時,康平帝忍不住對其說道。
“邵愛卿本就是吏部尚書,給那些學子安排些不入品的位置,完全是你權職之內的小事,朕相信你,你又何必如此避嫌呢?”
邵雲博卻一本正經的認真回道。
“陛下莫要小看這件事,那些基層官吏的位置,老臣過去也不曾上心,可是親自以普通百姓的身份與他們打過交道後,老臣才發現,那些人品性與能力,會直接關系到無數百姓的身家姓命,萬不可疏忽。”
聽他說得這麽鄭重其事,康平帝不禁也跟著認真起來。
“真有如此重要?”
“當然,在我們眼中,一縣之縣令,乃是朝野上下最低級的官員,可是對一縣數萬百姓而言,那縣令就是他們的最高管理者。”
“且不論縣令本人的人品能力如何,僅他一人,肯定管理不了那數萬人,如此以來,就少不了要由那些胥吏幫忙代施官方職權。”
“而那些胥吏的品性與能力,往往會直接影響到百姓們的生活,百姓們的生活好壞,則會關系到陛下在百姓們心中的口碑與印象。”
康平帝在登位途中,算是切身體會過什麽叫做民心之所向的重要性,所以他在登基繼位之後,立志要做一位名副其實的賢明皇帝,非常珍愛自己的聲譽。
邵雲博這般為他解釋過後,康平帝立刻高度重視起來。
“聽愛卿這麽一說,朕就明白了,看來這所謂的吏治清明,不僅指的是朝野內外的這些官員,還包括那些在我們看來位卑權小,不值一提的小官小吏。”
邵雲博點頭道。
“正是如此,南江書院之所以不問資質,招收那麽多的學生,本就不是為了培養可以考科舉做官的仕子,而是為了讓那些寒門出身的孩子,學會一技之長,擁有謀生之能。”
“品性不佳,不夠勤奮,或是資質實在愚鈍的,教他們認識些字,會算些簡單的數,就被淘汰出書院了。”
“這批能夠完成書院規定的課業,堅持到正式畢業的學生,基本都有他們的可取之處,不僅能寫會算,對農工商等行業,也都有所了解,肯定會遵從南江書院的教導,忠心於聖上,全心全意的為百姓辦事。”
聽到他的話,康平帝心中不禁一動,若是那南江書院能培養出更多的學生,由他安排人出面,將他們分別安排到全國各地,再從中挑選出身家清白可信的人,與他手下的暗部保持聯系,那他豈不是多了許多耳目?
心中火熱的同時,康平帝看向邵雲博的目光,更加充滿欣慰與讚賞,邵卿真不愧是一心為朕的忠臣啊,對方但凡有半點私心,都不會將這大好機會拱手讓給他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在京都與朝野之外, 普通百姓的生活好壞, 則是與朝廷下發的政令, 以及地方官員的人品能力直接相聯系。
不管是玄隱先生的,還是陳鳳琪與李成鋒的榮譽稱號,雖然不能給他們帶去什麽權勢與利益, 卻能讓他們在這高臺縣這個小地方上,活得十分瀟灑自在有尊嚴。
隨著時間推移,書院的先生們不僅被陸續恢覆身份與名譽,還相繼被的朝廷重新啟用,有的先生因壯志未酬, 在與玄隱先生深談過後,選擇重回朝堂。
有的先生因為經歷過那些變故, 徹底看透功名利??, 更享受如今的生活,不願再涉足那個名利場, 選擇繼續留在南江書院當先生。
對他們而言, 能有機會恢覆昔日的身份與名譽,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人前以南江書院先生自居,已經再無遺憾。
有玄隱先生這塊金字招牌在,南江書院雖然相繼離開十來位先生, 也被及時補足空缺,雖然後來者大多都沒有進士功名,卻能保證個個都有真材實學。
陳鳳琪知道書院裏發生的這些事, 卻從沒有幹涉過,離開的先生來向她辭行,她也都是以禮相待,奉上程敬,感謝他們為南江書院做出的貢獻得同時,表明南江書院的大門將會永遠為他們敞開,真正做到好聚好散。
對於書院裏發生的各種變化,都在書院中工作的許君程夫妻當然清楚,雖然許君延的恩師袁家還沒有被正式平反,但是像他這樣,因是袁家門下,就被牽連的人,已經被正名,可以被官覆原職,重新錄用。
雖然新帝為彰顯仁慈,也為盡快穩定局勢,並沒有對朝堂上的眾臣大刀闊斧的進行整頓。
但是被查出確鑿的證據,證明他們確實參與過四王叛亂,是四王忠實擁護者的官員數量不少,京中空中的職位也多。
若在這時選擇重返朝堂,可以說是將來大有可為,所以對於南江書院的每一位先生而言,這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。
“夫君想好了嗎?”
許夫人問出這個問題時,心情十分覆雜,在南江書院的兩年,是她這輩子除年少天真的少女時期外,過得最充實,也最開心的時光。
她現在已經是書院帳房中的二管事,每天的工作並不輕松,卻讓她樂在其中,十分享受這種不僅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賺錢,還受人尊敬的生活。
這種尊敬,與她過去身為官員夫人時,受到的尊敬不同,在這李家莊,大家都知道她是書院中的白管事,而不是許君延的夫人。
書院裏的師生與工作人員敬她,也不是因為她是書院中某位先生的太太,而是因為她是掌著書院財務支出的管事。
京中雖然繁華,官員家眷的生活,固然挺安逸,可是比起她現在所享有的生活,她已不再懷念京中的一切。
可是出嫁從夫的觀念,早就深植於她的觀念中,不管她心中怎麽想,離開與留下的決定,還是要交由她的丈夫決定。
成親一二十年,許君延對自己的妻子還是比較了解的,看她那明明十分在意他的答案,卻故作無所謂的態度,讓他不禁失笑。
“想好了,我決定留下,反正就算留在這裏,穩兒他們依舊可以享有最好的教育,將來他們若是進入仕途,也有那些叔伯照料,不會耽誤他們的前程。”
雖然離開的那些人,只在南江書院中生活了一兩年的時間,可是大家同為天涯淪落人,說是一見如故也不為過,短短時間內,就能結交下深厚的友情,對書院的感情也很深。
聽到這話,許夫人先是一喜,接著又忍不住有些擔憂,怕對方是因顧慮到她,才會做出這個決定。
“可是,你現在還不滿四十歲,就這麽放棄仕途,會不會太可惜了一些?”
畢竟丈夫寒窗苦讀近二十載,才成功考取進士,並步入仕途。
對於這個問題,許君延已經認真考慮過。
“沒有什麽好可惜的,我很喜歡過這種可以教書育人的生活,家裏衣食無憂,與同事也都相處得十分和睦,沒有什麽爭執,也不用勾心鬥角。”
“東家不是說了,等到將來我們到了退休養老的年齡,還可以領取退休月錢,病了由書院出錢治,死後還會由書院出喪葬費,生老病死都有人負責,多好。”
許夫人自己就是書院帳房的管事,當然知道這些都是書院已經明文制定的規則。
“是啊,世人常說養兒為防老,我在此前從未想過,僅靠著一份工作,就能過上這種沒有任何後顧之憂,老有所依的生活。”
甚至連兒女將來孝不孝順,都變得不那麽重要了,因為心裏踏實。
此時的許君延不會知道的是,他此刻還在想著,等到他的孩子將來若能進入仕途,可以請那些已經選擇離開書院,重回仕途的前同事們幫忙照看。
然而在不久之後的將來,隨著南江書院一躍成為安國最令人矚目與向往的書院,入學名額也變得極為珍貴,競爭極大。
像許君延這種被書院授予高級教授職稱的先生,每人每年擁有兩個十分珍貴的推薦名額,反倒成為被人爭相求著討好的對象。
這讓許君延過得遠比他當官時更加受人尊敬,卻又不用疲於應酬那些人際往來,身心舒暢的同時,還能享受育人成材的成就感。
隨著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自南江書院畢業後,在各行各業中,陸續取得各種令人驚艷的成就,還能享受到那些學生們的孝敬與愛戴,日子過得無比逍遙自在。
而南江書院繼那場紅薯采收大會首次揚名之後,再次名揚安國的契機,在於南江書院的首批,近二百名的學生正式畢業後,竟然被朝廷直接征調。
最優秀的十幾個,選入六部,剩下的一百多人,也都各有歸處,分別被派入各級地方府衙。
雖然那些學生最多只是個童生,並沒有正經的功名在身,最多也就是被安排些九品不入流的低等職位,或者只是胥吏。
可是這番史無前例之舉,所透露出的一些信號,卻讓許多人都暗自感到心驚,因為那些職位過去都是某些中低級官員的自留地,朝廷根本無暇顧及,看著不起眼,其實牽扯重大。
有人認為,這可能是康平帝為報答玄隱先生與南江書院當年曾幫過他的義舉,有意擡舉南江書院與南江書院出身的那些資質平庸,與科舉仕途無緣的畢業生。
康平帝卻認為,邵雲博之所以會建議他頒這個旨意,既是為了幫他對外彰顯自己知恩圖報的形象,也因對方存有一定的私心,有意照拂對方在南江書院當院長時招收的那批學生。
就算對方存有私心,康平帝也毫不介意,畢竟這次的操作又是對方一貫的作風,建議是對方出的,那批學生的歸去,也是由對方安排的,此舉所產生的功勞與讚譽,卻都被他占去。
那些真正寒門出身的學生,也只會感念他這個聖上的仁德,邵雲博固然做了招攬人心的舉動,好處卻是半點不落。
抽空與邵雲博對弈時,康平帝忍不住對其說道。
“邵愛卿本就是吏部尚書,給那些學子安排些不入品的位置,完全是你權職之內的小事,朕相信你,你又何必如此避嫌呢?”
邵雲博卻一本正經的認真回道。
“陛下莫要小看這件事,那些基層官吏的位置,老臣過去也不曾上心,可是親自以普通百姓的身份與他們打過交道後,老臣才發現,那些人品性與能力,會直接關系到無數百姓的身家姓命,萬不可疏忽。”
聽他說得這麽鄭重其事,康平帝不禁也跟著認真起來。
“真有如此重要?”
“當然,在我們眼中,一縣之縣令,乃是朝野上下最低級的官員,可是對一縣數萬百姓而言,那縣令就是他們的最高管理者。”
“且不論縣令本人的人品能力如何,僅他一人,肯定管理不了那數萬人,如此以來,就少不了要由那些胥吏幫忙代施官方職權。”
“而那些胥吏的品性與能力,往往會直接影響到百姓們的生活,百姓們的生活好壞,則會關系到陛下在百姓們心中的口碑與印象。”
康平帝在登位途中,算是切身體會過什麽叫做民心之所向的重要性,所以他在登基繼位之後,立志要做一位名副其實的賢明皇帝,非常珍愛自己的聲譽。
邵雲博這般為他解釋過後,康平帝立刻高度重視起來。
“聽愛卿這麽一說,朕就明白了,看來這所謂的吏治清明,不僅指的是朝野內外的這些官員,還包括那些在我們看來位卑權小,不值一提的小官小吏。”
邵雲博點頭道。
“正是如此,南江書院之所以不問資質,招收那麽多的學生,本就不是為了培養可以考科舉做官的仕子,而是為了讓那些寒門出身的孩子,學會一技之長,擁有謀生之能。”
“品性不佳,不夠勤奮,或是資質實在愚鈍的,教他們認識些字,會算些簡單的數,就被淘汰出書院了。”
“這批能夠完成書院規定的課業,堅持到正式畢業的學生,基本都有他們的可取之處,不僅能寫會算,對農工商等行業,也都有所了解,肯定會遵從南江書院的教導,忠心於聖上,全心全意的為百姓辦事。”
聽到他的話,康平帝心中不禁一動,若是那南江書院能培養出更多的學生,由他安排人出面,將他們分別安排到全國各地,再從中挑選出身家清白可信的人,與他手下的暗部保持聯系,那他豈不是多了許多耳目?
心中火熱的同時,康平帝看向邵雲博的目光,更加充滿欣慰與讚賞,邵卿真不愧是一心為朕的忠臣啊,對方但凡有半點私心,都不會將這大好機會拱手讓給他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